《食品科学》:贵州医科大学孙大利副教授等:米酒加工过程对手性农药己唑醇残留量的影响及其膳食暴露风险
食品科学杂志
2025-08-07 11:08
文章摘要
本文研究了米酒加工过程中手性农药己唑醇残留量的变化及其膳食暴露风险。背景方面,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但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研究目的是通过测定米酒加工各环节中己唑醇对映体残留水平,评估其对映体选择性及膳食风险。结果表明,脱壳、脱糊粉层、淘洗浸泡和高温蒸煮等加工环节能有效降低己唑醇残留,其中糙米精细加工是最有效的去除方式。然而,发酵过程中己唑醇残留量升高,且(+)-己唑醇更容易富集。慢性膳食风险评估显示,精米及其制品的己唑醇残留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但频繁饮用米酒可能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