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享 | 水稻NLR中的多态性残基扩展了对病原菌效应因子的结合和响应
林木多组学研究
2025-10-08 18:01
文章摘要
背景: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常伴随快速适应性进化,植物细胞内免疫受体NLR以等位基因形式存在,具有不同的病原菌识别特异性,但其特异性决定机制尚不明确。研究目的:以水稻NLR蛋白Pik等位基因家族为对象,探究其识别稻瘟病菌效应因子AVR-Pik的特异性生物物理与结构机制。结论:研究发现Pikm等位基因通过HMA结构域与多种AVR-Pik变异体高亲和力结合,其结合界面差异决定识别特异性;结构分析揭示三个关键互作界面,其中界面2是Pikp识别特异性的决定性因素,界面3作为补偿机制支撑Pikm的广谱识别能力,阐明了自然选择推动新受体特异性产生的分子基础,为NLR蛋白工程改造提供启示。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