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刘剑刚教授团队 AFM:深度解析高效有机光伏中非富勒烯受体的跨尺度氟化机制
高分子科技
2025-09-12 11:51
文章摘要
背景: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有机光伏电池因柔性、轻质和低成本优势成为研究热点,非富勒烯受体的分子工程推动其效率突破20%。研究目的:针对当前氟化策略依赖经验关联、忽略跨尺度机制的问题,西北工业大学刘剑刚教授团队通过Y5/Y6模型体系,系统解析氟化对分子构象、形态演变和器件性能的调控机制。结论:氟化使分子构象紧凑、降低重组能,优化相分离动力学,形成纳米互穿网络,实现平衡电荷传输和高效激子解离,器件效率从8.23%显著提升至18.12%,且策略具普适性,为高性能有机光伏提供理论支撑。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