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者: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 | 让正义问题具有可操作性
法学学术前沿
2025-08-26 17:37
文章摘要
本文从德国法教义学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背景方面,德国法教义学以现行法为基础,通过构建精细的中间层体系,将个案体系化归入基本规则与基本原则,实现正义问题的可操作性。研究目的上,文章比较中德民法教义学的异同,分析中国《民法典》在体例、总则编、合同编及人格权编等方面的特色,并回应了对物权与债权区分的批判。结论指出,中国已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法教义学与法解释学体系,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精细体系的构建贡献显著,且中国法学界在方法论讨论上已与国际接轨,成为有价值的对话伙伴。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