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理所在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生态与地理速报
2025-07-12 17:52
文章摘要
近年来,我国臭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主要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强光照条件下生成。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因其排放活跃、反应性强,成为影响臭氧生成的重要因子。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基于WRF-CMAQ-MEGAN模型系统,研究了多种非生物环境胁迫因素对BVOCs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干旱和臭氧是影响BVOCs排放的主导因素,干旱抑制排放,而臭氧则可能增强排放。尽管BVOCs排放总量仅为人源VOCs的38.4%,但其对夏季臭氧浓度的月均贡献率达到11%–19%,在部分生态植被密集区甚至超过交通与工业源。研究还发现BVOCs显著调控臭氧生成机制的前体物限制类型,提示区域臭氧治理策略应结合时间变化特征进行精细化调整。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