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享| Angew. Chem. Int. Ed.: 基于Lophine发光团的分子余辉及其成像应用
YaolabHNU
2025-09-01 12:02
文章摘要
背景:Lophine作为1877年发现的化学发光化合物,因发光强度低、需强碱环境等限制,近140年未能应用于体内成像。分子余辉成像作为新兴技术,可避免传统荧光成像的自发荧光问题,但现有体系多依赖纳米载体,存在穿透性差和非靶器官蓄积等瓶颈。研究目的:开发基于Lophine发光团的新型分子余辉探针,实现无需外加光敏剂的高灵敏度体内成像,并探索其在代谢疾病和炎症监测中的应用。结论:研究发现Lophine衍生物经咪唑氮原子笼锁后,可从化学发光转变为超氧阴离子介导的Type-I分子余辉机制,成功开发出JIMI-11和JIMI-12探针,实现在糖尿病模型中监测脂肪量变化和在炎症模型中可视化活性氧水平,突破了Lophine的体外应用局限。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