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付海燕/薛卫超课题组Nat Commun:从嘧啶到多样性氮杂芳烃的骨架编辑策略
化学加
2025-08-26 12:21
文章摘要
背景:氮杂芳烃是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的核心结构单元,超过80%的小分子药物含有此类骨架,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应用价值。研究目的:四川大学付海燕/薛卫超团队旨在开发一种创新的嘧啶骨架编辑策略,实现从单一前体到多样化氮杂芳烃的高效转化。结论:通过亲电驱动的ANROFRC过程,成功利用Vinamidinium盐作为四原子合成子,实现了吡咯、吡啶及15N标记嘧啶等杂环体系的高效构建,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和官能团兼容性,为药物分子后期修饰提供了新工具。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