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臧双全、韩振《自然·通讯》:手性光聚合
高分子科学前沿
2025-07-27 11:54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郑州大学臧双全教授和韩振副研究员团队在手性金属簇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背景方面,手性物质发出的圆偏振光(CPL)在光学显示、信息加密及不对称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面临发光不对称因子(glum)微弱和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低的核心挑战。研究目的是通过分级放大策略提升金属簇的CPL性能。研究团队通过液晶诱导的逐级组装,将银簇的CPL性能显著提升1240倍,最高glum因子达1.24,同时PLQY从离散态的2%提升至32%。结论表明,这种强CPL成功实现了外消旋单体的对映选择性光聚合,并完成"光-物质-染料"的手性级联转移,为手性功能材料设计开辟了新路径。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