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筱 | 瑞经与瑞像:绵阳碧水寺初唐摩崖石刻的再讨论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2025-07-11 19:25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绵阳碧水寺初唐摩崖石刻中的第10龛《金刚经》和第19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的组合关系及其宗教意义。背景方面,绵阳碧水寺的摩崖石刻是唐前期川渝地区佛教艺术的重要遗存,其中第10龛《金刚经》为西南地区最早的佛教摩崖刻经。研究目的旨在分析刻经的来源、性质及其与相邻龛像的组合关系,揭示其与唐初佛教感应思想的关联。结论指出,第10龛《金刚经》与第19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是成组设计的瑞经与瑞像组合,共同彰显佛教的神异灵瑞,反映了唐初佛教感应思想的盛行,并与北方官员及僧人入蜀、绵阳地区佛教势力上升的历史背景相关。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