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JACS: 杂原子掺杂起大作用,提高过渡金属氧化物水氧化性能
顶刊收割机
2025-07-07 10:00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姚桥峰课题组开发的一种界面扩散策略,用于精确稳定地掺杂非贵金属氧化物,以提高其催化水氧化反应(OER)的性能。通过使用电负性较低的金属杂原子(如Cr、Mn和Ce)进行掺杂,研究人员成功调控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如Fe、Co和Ni)的电子结构和稳定性。以Fe2O3为模型催化剂,Cr3+的掺杂不仅促进了低氧化态Fe的形成,还增强了Fe2+/Fe3+/Fe4+的氧化还原循环,从而加速了电荷转移和界面水分子的活化。此外,Cr3+的引入还稳定了晶格氧,避免了酸性溶解。实验结果表明,FeCrO3在1.0 M KOH中表现出优异的OER性能,仅需258 mV的过电位即可达到10 mA cm-2的电流密度,并在250 mA cm-2下稳定运行超过1100小时。该策略还可应用于其他过渡金属氧化物,如NiO和Co3O4,具有工业应用的潜力。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