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不惊喜!我国4个实验室撞车同一个小麦叶夹角基因,发了三篇高分文章!
溪远讲植物科学
2025-04-23 20:46
文章摘要
本文报道了我国四个实验室在研究小麦株型基因TraesCS7D02G010200(TaAPA2)时的合作与竞争。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陈时盛团队发现TaAPA2突变存在显性负效应,可能通过质子泵调控小麦植株形态建成。同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多个团队也对该基因进行了研究,并在不同期刊发表了相关成果。此外,童依平课题组还研究了TaNAM-A1基因在调控小麦灌浆期叶片衰老中的作用,提出了TaNAM-A1调控衰老的分子机制模型,并分析了其三种单倍型的生物学功能差异。这些研究为小麦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