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线态氧、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谁才是细菌的终极克星?”
纳米材料催化
2025-04-22 16:48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单线态氧(¹O₂)、超氧阴离子(O₂⁻·)和羟基自由基(·OH)这三种活性氧(ROS)在杀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革兰氏阳性菌(G⁺)和阴性菌(G⁻)的不同效果。背景方面,ROS通过氧化损伤机制破坏细菌结构,但G⁺和G⁻因细胞壁成分和结构的差异对ROS的敏感性和穿透效果不同。研究目的为分析这三种ROS的杀菌机理和穿透效果差异。结论表明,单线态氧优先氧化G⁻菌外膜的脂多糖,超氧阴离子通过芬顿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间接杀伤细菌,而羟基自由基则通过无差别攻击快速导致细菌死亡。此外,穿透效果上,G⁻菌的外膜屏障和G⁺菌的厚肽聚糖层对ROS的渗透形成不同阻碍。应用方面,光动力疗法和新型抗生素开发可针对不同细菌类型优化ROS的杀菌效果。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