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Nature系列综述评论:纳米粒子递送至肿瘤,从EPR和ATR机制到临床影响
BioMed科技
2024-06-07 19:04
文章摘要
本文讨论了纳米粒子在肿瘤靶向药物递送中的机制,特别是增强渗透和滞留(EPR)效应与主动运输和滞留(ATR)原则的结合。文章背景指出,纳米粒子如何进入和退出肿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利用EPR和ATR机制改善癌症纳米药物的性能和临床效果。结论部分强调,纳米粒子的进入和滞留不仅依赖于被动的EPR效应,还依赖于主动的ATR机制,这包括通过纳米粒子运输内皮细胞(N-TECs)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转运。此外,文章提出,通过生物标志物实现患者分层,以及识别N-TECs的特定细胞表面标志物,将有助于细化纳米粒子肿瘤靶向的预测,从而推动癌症纳米药物的转化和临床表现。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