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郑小美CEJ:交替电压电沉积构筑层级絮状Sb-Sn-Se薄膜负极,助力钠离子电池性能跃升
能源学人
2025-10-27 11:36
文章摘要
本文针对钠离子电池锑基负极材料存在的严重体积膨胀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背景表明锑基合金负极虽具有高理论容量,但循环过程中390%的体积膨胀导致电极结构破坏和容量衰减。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创新制备工艺解决容量与稳定性难以兼顾的难题。采用交流电压电沉积技术成功构建层级絮状Sb-Sn-Se薄膜负极,其中Sn作为导电缓冲层和活性组分,Se发挥结构调控作用,经退火形成多相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该负极在1C倍率下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89%,10C倍率下可逆容量为244.2 mAh·g−1,并通过DFT计算证实Cu掺杂构建的"Na+高速通道"将扩散能垒降至0.03eV。结论证明该设计有效缓冲体积变化,提升界面稳定性,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