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 Chem.】商丘师院李高伟副教授/王晓娟教授:利用¹⁹F NMR实现环状仲胺的高效手性识别与分析
CBG资讯
2025-10-14 10:30
文章摘要
背景:药物分子中广泛存在的哌啶、吡咯烷等饱和氮杂环结构具有重要药理学意义,准确识别其手性对药物质量控制和监管至关重要。核磁共振技术是手性区分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受Edman降解反应启发,设计新型¹⁹F标记手性探针。研究目的:开发一种基于¹⁹F NMR技术的高效、特异性手性识别方法,实现对多种环状仲胺的对映体区分。结论:该探针可通过形成非对映体硫脲加合物,在¹⁹F NMR谱中产生显著化学位移分离,适用于哌啶、吡咯烷等多种结构,并能实时鉴别多组分体系中的手性胺,为手性药物合成与监管提供重要解决方案。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