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光 | 中古时期山林的信仰空间与地理认知——以天目山、天柱山、径山的层级关系为例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2025-10-10 18:07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中古时期天目山、天柱山和径山的层级关系,揭示宗教活动对山林地理认知的影响。背景方面,六朝时期天目山已是道教活跃场所,道教徒通过山中活动与周边民众互动,初步形成地理认知。研究目的旨在分析唐五代时期僧道群体如何通过建立道观寺院、与士人官僚交往,推动天柱山和径山从天目山分化而出,成为独立地理单元。结论指出,这一认知过程可用“母山-子山”假说概括,即大型山脉(母山)的边缘山峰(子山)因宗教群体活动和交通便利渐次被认知,宋代形成明确层级结构,宗教群体在山林开发和认知中扮演关键角色。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