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首发】冷传莉:《民法典》“人格物”侵权条款的解释方案——以《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为中心 | 争鸣

法学家杂志 2025-09-24 08:48
文章摘要
《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人格物"保护,本文针对该条款在司法适用中暴露的问题,从背景、研究目的和结论三方面展开分析。背景方面,条款在主观要件、侵害对象等核心要素上存在解释模糊,需结合本土裁判经验进行完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司法案例,构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的动态认定框架,其内涵应界定为承载人格利益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有体物或无体物,并需综合社会典型公开性、权利人爱惜程度等规范要素进行个案权衡。结论指出:立法机关将主观要件限缩为"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理由不充分,司法实践已出现向一般过错责任回归的趋势;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应扩展至人格利益持有者而非仅限物权人;侵权行为认定需突破永久毁损灭失的局限,因果关系适用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严重精神损害"要件则需通过动态系统论进行个案化裁量。
【新作首发】冷传莉:《民法典》“人格物”侵权条款的解释方案——以《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为中心 | 争鸣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法学家杂志
最新文章
热门类别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布克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20795号-1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604180095
Book学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