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取栓后仍可能会有不同程度残疾?缪中荣教授团队提出新解决方案!
神经精神界
2025-08-23 10:00
文章摘要
背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血管闭塞是关键因素。尽管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已被广泛认可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仍有73%的患者在成功再通后90天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提示微循环灌注不全可能是导致临床疗效不佳的关键因素。研究目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团队开展ANGEL-TNK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验证机械取栓后辅助动脉内溶栓(使用国产替奈普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动脉内替奈普酶组有40.5%的患者在90天时达到良好预后,显著高于标准内科治疗组的26.4%,且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表明机械取栓后辅助性动脉内溶栓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但仍需更多试验进一步验证。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