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黄银娟/港城大张其春/上海交大麦亦勇/兰大孙春霖:“三合一”π-共轭手性大环:手性放大、光控手性空腔及手性光学性质
CBG资讯
2025-08-22 11:15
文章摘要
背景:手性大环化合物因其独特的螺旋拓扑结构和优异的光学活性,在生物医药、信息加密和不对称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传统手性大环面临单分子不对称因子小、合成难度大、结构及性质难以动态调控等问题。研究目的:西安交通大学黄银娟团队联合多校教授,创新性地将光响应基元二芳基乙烯与手性基元[6]螺烯结合,通过环化交替C-C偶联,构建π-共轭手性大环,旨在实现高手性光学活性、光控尺寸/手性性能的可逆切换及揭示“尺寸-光切换能力”构效关系。结论:成功合成了m-[1+1]、m-[2+2]和m-[3+3]等大环化合物,其中m-[3+3]的吸收不对称因子和发光不对称因子分别达到0.023和0.013,空腔尺寸可实现25.8×19.8 Å↔22.6×18.3 Å精准调控,|gabs|在0.023↔0.014间可逆切换,CPL信号实现“ON/OFF”调控,且在100次光循环后仍保持95.6%的疲劳抗性,为动态手性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策略,在智能分子器件、信息加密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