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硅酸盐所「国家高层次人才」刘宇/迟晓伟AM:具有电子势阱的原位矿化电解质助力锌卤多电子转移
能源学人
2025-08-02 11:57
文章摘要
本文研究了水系锌金属电池(AZMBs)在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方面的瓶颈问题。传统电极/电解质界面难以同时实现高能量密度和强反应可逆性,而基于转化反应的电化学体系具有多电子转移的巨大潜力。研究团队通过原位矿化现象,在准固态电解质内部构筑缺电子的‘电子势阱’能级,有效改善了AZMBs负极侧的枝晶生长问题,并介导了碘-溴杂卤化物的多电子转移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使Zn||I2@AC全电池在1 A g-1下实现了286.4 mAh g-1的比容量和330.8 Wh kg-1的能量密度。此外,通过精细构建和调控碘-溴化学,实现了超过6000次循环的高可逆性和高能量效率(86.73%)。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