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青能所崔光磊团队AM:原位梯度聚合深共晶电解质,推动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发展
高分子科学前沿
2025-07-23 07:53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研究员团队在《先进材料》上发表的研究成果,通过原位梯度聚合深共晶电解质(DEE)成功制备出兼具高离子电导率与优异界面兼容性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该电解质在室温下离子电导率达1.5×10⁻³ S cm⁻¹,显著提升了高载量NCM811正极与石墨负极全电池的性能,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85.3%。此外,1.2 Ah工业软包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82 Wh/kg,热失控触发温度从198°C提升至312°C。研究还揭示了梯度聚合调控电极界面和相分离提升离子传输的机制,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