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水污染生态效应与治理修复团队在环境污染影响人工湿地碳排放及其作用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生态学者
2025-07-19 11:11
文章摘要
本文研究了环境污染对人工湿地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背景方面,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水质净化生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水的净化,但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热区。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类型污水输入对人工湿地碳排放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湿地的CH4排放通量最高,城市湿地的CO2排放通量最高,而尾水湿地的N2O排放通量更高。此外,全氟辛酸(PFOA)及其与微塑料(MPs)的复合污染显著抑制了湿地的硝化速率,增加了N2O的排放。结论表明,在评估人工湿地碳排放并开展相应的碳减排管理措施时应充分考虑湿地进水的水质特征。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