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水污染生态效应与治理修复团队在环境污染影响人工湿地碳排放及其作用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生态学者 2025-07-19 11:11
文章摘要
本文研究了环境污染对人工湿地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背景方面,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水质净化生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水的净化,但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热区。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类型污水输入对人工湿地碳排放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湿地的CH4排放通量最高,城市湿地的CO2排放通量最高,而尾水湿地的N2O排放通量更高。此外,全氟辛酸(PFOA)及其与微塑料(MPs)的复合污染显著抑制了湿地的硝化速率,增加了N2O的排放。结论表明,在评估人工湿地碳排放并开展相应的碳减排管理措施时应充分考虑湿地进水的水质特征。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水污染生态效应与治理修复团队在环境污染影响人工湿地碳排放及其作用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文献
Back cover
Pub Date : 2025-07-16
IF 4.3 3区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Q1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cesses & Impacts
生态学者
最新文章
热门类别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布克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20795号-1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604180095
Book学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