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最新Nature Catalysis!
高分子科学前沿
2025-07-12 15:11
文章摘要
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与Yan Guo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网状铜双位点”光催化剂,通过将半导体纳米单元嵌入配体缺陷的铜-苯三甲酸金属有机框架(CuBTC-D)骨架中,实现了太阳能选择性将CO₂和H₂O一步转化为乙烯(C₂H₄)。该研究针对多电子转移与C–C偶联的“双高”难题,提出了“缩短电子注入距离、同步提升位点电荷”的策略,显著提高了乙烯的选择性和产率。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弱光下仍保持高选择性,最高表观量子效率达8.7%。此外,户外规模化试验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为绿色化工路线提供了新的技术支点。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