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博士生一作在Nature子刊发表研究成果!解析调控猕猴桃耐热性的自然变异
溪远讲植物科学
2025-07-06 16:33
文章摘要
本研究由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汪松虎课题组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首次发掘了调控猕猴桃耐热性的自然变异基因AcEGY3。研究背景是猕猴桃作为一种喜温湿但怕高温干旱的果树,高温会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而此前缺乏提高耐热性的基因资源。研究目的是通过构建遗传群体和BSA-seq介导的图位克隆方法,鉴定调控猕猴桃耐热性的关键基因。研究发现AcEGY3基因的表达差异是影响耐热性的主要因素,该基因通过与AcCSD2蛋白互作增强高温胁迫下叶绿体H2O2的产生,进而诱导下游基因高表达提高耐热性。研究还发现启动子区域的一个492bp插入自然变异决定了AcEGY3的表达差异,该变异在耐热性较好的猕猴桃材料中普遍存在。结论表明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叶绿体ROS调控猕猴桃耐热性的分子机制,而且发现的自然变异可作为分子标记直接应用于猕猴桃杂交育种。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