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 西湖大学甄莹团队揭示“演化速度假说”在解释物种多样性纬度分布格局上的局限性
生态与地理速报
2025-05-12 15:17
文章摘要
本文研究了纬度多样性梯度(LDG)的形成机制,重点检验了“演化速度假说”(ESH)在脊椎动物中的适用性。研究团队利用5,424个线粒体基因组和1,512个核基因组数据,分析了分子进化速率在纬度上的变化模式及其与物种多样化的关系。结果显示,中性分子进化速率(dS)在变温动物中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在恒温动物中无此趋势,表明不同温度调节策略的动物群体有不同的关键影响因子。非中性的线粒体进化速率(dN)在所有脊椎动物中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与物种多样化速率无显著相关性。核基因分子速率仅在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中支持ESH假说,而在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中不成立。研究结论表明,驱动全球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因素超出了分子速率本身,挑战了ESH作为普适性解释的合理性。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