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研究所在关中地区颗粒物元素碳质量吸收效率及直接辐射效应评估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25-05-09 17:00
文章摘要
本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开展,主要针对关中地区PM2.5中的烟炱(soot-EC)与焦炭(char-EC)的质量吸收效率(MAE)及其直接辐射效应(DRE)进行评估。研究背景在于关中平原地形复杂、排放密集,区域输送与本地排放共同驱动频繁污染事件,准确识别PM2.5来源对制定有效的环境与气候政策至关重要。研究目的包括评估区域输送对PM2.5浓度及来源的影响,获得典型城市与高山背景下焦炭和烟炱的质量吸收效率,并比较区分与不区分焦炭和烟炱情况下元素碳的直接辐射效应差异。研究发现,关中地区焦炭的质量吸收效率整体低于烟炱,而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烟炱的质量吸收效率不仅低于焦炭,还显著低于其他排放源的烟炱。此外,不同排放源和环境因素对两类元素碳的质量吸收效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尽管烟炱具有更强的吸光能力,但由于其质量浓度较低,导致DRE低于焦炭。若在估算元素碳的DRE时忽略焦炭与烟炱在质量及质量吸收效率上的差异,可能导致−9.1%至18.7%的相对误差。本研究有助于降低元素碳辐射效应评估的不确定性。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