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IF=14.5)发表研究成果,取得微生物次级代谢生物合成与分子调控机制方面的重要进展
Ad植物微生物
2025-04-20 16:56
文章摘要
本研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李文利教授团队完成,聚焦于吲哚噁唑生物碱的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背景在于吲哚噁唑环结构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和药学活性,但其生物合成路径大多不明确。研究目的是解析pimprinines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特别是在链霉菌NZY3中的相关基因簇。通过同位素标记、基因组挖掘等方法,研究揭示了PimB、PimA和PimC三种酶在生物合成中的关键作用,并明确了吲哚噁唑环形成的详细机制。结论表明,该研究不仅增进了对吲哚噁唑生物合成的理解,还为未来高附加值生物碱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新的酶工具和技术基础。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