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徐航勋教授最新AM:近红外光驱动共轭聚合物纳米片-大肠杆菌系统实现高效太阳能产氢
高分子科学前沿
2025-04-08 08:05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科大徐航勋教授团队在高效太阳能产氢领域的最新研究。背景方面,研究旨在解决当前半人工光合体系在利用全太阳光谱,尤其是近红外区域的不足。研究目的是通过设计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低带隙共轭聚合物纳米片(PyTT-tBAL-HAB),并与大肠杆菌结合,提升太阳能驱动的生物产氢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杂化系统在近红外光照射下的产氢速率提升约1.96倍,并在940 nm波长处实现了18.36%的量子效率,展现出强大的光能转化潜力。结论指出,该研究为构建高效半人工光合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并证明了低带隙共轭聚合物纳米片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