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学进、马金华 | 全面抗战初期救国公债劝募再考
近代史研究
2025-03-21 09:00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全面抗战初期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救国公债的劝募过程。文章指出,救国公债的成功募集不仅依赖于民众的民族情结,还与国民政府的组织运作、舆论动员和强制劝募密切相关。国民政府通过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劝募委员会网络,利用演讲、漫画、歌谣等形式进行舆论动员,塑造公众对债务合理性的认同。同时,劝募过程中也存在摊扣勒派行为,按薪俸、资产、税收等强制抽成。文章还分析了救国公债的特殊性,如其低息、大额、广泛的经收范围以及专门的劝募组织。最终,救国公债的募集成功是民族情感与官方运作的综合结果。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