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王鸣魁、申燕AEM:钠电层状氧化物构型设计与界面重筑协同策略
能源学人
2025-02-20 15:11
文章摘要
本文由华中科技大学申燕、王鸣魁团队与多家单位合作,针对钠离子电池(SIBs)正极材料在高倍率下容量快速衰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维度镧化策略。通过在O3型NaCrO2正极材料表面构建LaCrO3异质结构及引入Cr─O─La键合,显著提升了材料的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策略通过加速界面电荷转移和降低钠离子迁移势垒,不仅提升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还增强了其结构反应可逆性。实验显示,经过镧化处理的Na0.94Cr0.98La0.02O2电极在超高倍率(40C)下仍保持101.8 mAh/g的可逆比容量,循环2000次后保持初始容量的83.1%。全电池循环500次后仍保持初始容量的89.3%。该研究为快速充电电池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并已申请相关专利并展开商业化生产。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