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 | 蒋少涌教授团队: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造山型金矿的厘定及意义
地球科学编辑部
2025-02-12 00:00
文章摘要
本文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蒋少涌教授团队的李锦毓博士等人撰写,主要研究了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造山型金矿的厘定及其意义。研究背景基于中国造山型金矿床的广泛分布及其在黄金资源中的重要性,特别是黄陵背斜地区的金矿资源。研究目的是通过年代学和矿床成因研究,确定黄陵地区金矿的形成时间和类型。研究结果表明,黄陵地区的金矿形成于约830-800 Ma,与构造转换期一致,属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结论指出,黄陵地区的金矿成矿模式与扬子克拉通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找矿前景。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