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山 | 中西文化初期的碰撞与交汇——论柏应理等的《论语》翻译与诠释
哲学研究
2025-02-02 08:26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耶稣会士柏应理等人在1687年编译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夫子》一书,重点分析了他们对《论语》的翻译与诠释。文章从哲学家形象的塑造、最高主宰的翻译与诠释、最根本美德的翻译与诠释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柏应理等人将孔子塑造成遵从理性、敬奉上天、追求美德的哲学家,试图调和基督教与儒学之间的关系。然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如贝尔、沃尔夫、伏尔泰等人却以儒学为依据,倡导理性道德、反对主流神学、批判基督教会。文章指出,柏应理等人的翻译与诠释虽然旨在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展现了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汇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