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刘清朝教授课题组AFM:基于双向配位催化的Li-O2电池相转移催化剂:2-氨基吡啶
研之成理
2025-01-27 18:15
文章摘要
本文由郑州大学刘清朝教授课题组发表,研究了一种新型相转移催化剂2-氨基吡啶(AP)在锂氧电池中的应用。AP通过其独特的双向配位功能,即吡啶氮原子与锂离子的静电作用及氨基氢原子与氧化还原中间体的氢键作用,有效促进了Li2O2的液相沉积和分解,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循环寿命。实验结果显示,使用AP的电池放电比容量达到36419 mAh g-1,充电过电位降至0.29 V,循环寿命超过2256小时。此外,AP还能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优化电极-电解液界面,显著提升电池性能。本研究为锂氧电池的高效电解质添加剂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