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以故宫博物院与亮思设计合作的文物价值创造为例

IF 0.2 Q4 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
Hui-Fen Chen, Yanning Yang
{"title":"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以故宫博物院与亮思设计合作的文物价值创造为例","authors":"Hui-Fen Chen, Yanning Yang","doi":"10.6182/JLIS.2016.14(1).115","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本文旨在解析從文物典藏到文創產品間的價值創造。本研究選擇頑石創意與故宮合作 的兩個代表性案例作為研究對象,透過文物典藏與文創產業的定義、文創產業的本質、價 值創造的理論概念,來探討文物典藏發展成文創產品的挑戰,進而推導出文創產品價值創 造的架構。再針對案例進行資料搜集與分析,以探討文創產品價值活動的內涵。本文採用 質性個案研究法,對故宮與頑石進行相關工作人員深度訪談與次級文件資料的搜集與分 析。本研究發現,文創產品的價值活動可分為兩個進行階段:文化創意發想與文化創意具 體化,各階段下均可分為兩大構面,分別是符號與體驗。在發想階段,重點包括符號的萃 取與體驗的設計;在具體化階段,重點包括符號的再製或轉換,與體驗的鋪陳。本研究同 時發現能承繼文化內涵,並能成功切入現代生活脈絡的價值活動,應有跨世代、跨形式與 跨文化等三種效果,以化解文創產品進行市場化的三大挑戰:時空差距、符旨理解與族群 配對。本研究發現數位典藏僅是文物價值再創的起點,業者必須在符號與體驗上構思價值 創造策略。","PeriodicalId":40348,"journal":{"name":"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volume":"14 1","pages":"115-149"},"PeriodicalIF":0.2000,"publicationDate":"2016-06-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title\":\"Turning Cultural Heritage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 Case Study of Value Creation Out of Cultural Artifacts Collaborated between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nd the Bright Ideas Design, Co. Ltd.\",\"authors\":\"Hui-Fen Chen, Yanning Yang\",\"doi\":\"10.6182/JLIS.2016.14(1).115\",\"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本文旨在解析從文物典藏到文創產品間的價值創造。本研究選擇頑石創意與故宮合作 的兩個代表性案例作為研究對象,透過文物典藏與文創產業的定義、文創產業的本質、價 值創造的理論概念,來探討文物典藏發展成文創產品的挑戰,進而推導出文創產品價值創 造的架構。再針對案例進行資料搜集與分析,以探討文創產品價值活動的內涵。本文採用 質性個案研究法,對故宮與頑石進行相關工作人員深度訪談與次級文件資料的搜集與分 析。本研究發現,文創產品的價值活動可分為兩個進行階段:文化創意發想與文化創意具 體化,各階段下均可分為兩大構面,分別是符號與體驗。在發想階段,重點包括符號的萃 取與體驗的設計;在具體化階段,重點包括符號的再製或轉換,與體驗的鋪陳。本研究同 時發現能承繼文化內涵,並能成功切入現代生活脈絡的價值活動,應有跨世代、跨形式與 跨文化等三種效果,以化解文創產品進行市場化的三大挑戰:時空差距、符旨理解與族群 配對。本研究發現數位典藏僅是文物價值再創的起點,業者必須在符號與體驗上構思價值 創造策略。\",\"PeriodicalId\":40348,\"journal\":{\"name\":\"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volume\":\"14 1\",\"pages\":\"115-149\"},\"PeriodicalIF\":0.2000,\"publicationDate\":\"2016-06-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null,\"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6182/JLIS.2016.14(1).115\",\"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Q4\",\"JCRName\":\"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Score\":null,\"Total\":0}","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6182/JLIS.2016.14(1).115","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Q4","JCRName":"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Score":null,"Total":0}
引用次数: 0

摘要

本文旨在解析从文物典藏到文创产品间的价值创造。本研究选择顽石创意与故宫合作 的两个代表性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透过文物典藏与文创产业的定义、文创产业的本质、价 值创造的理论概念,来探讨文物典藏发展成文创产品的挑战,进而推导出文创产品价值创 造的架构。再针对案例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以探讨文创产品价值活动的内涵。本文采用 质性个案研究法,对故宫与顽石进行相关工作人员深度访谈与次级文件资料的搜集与分 析。本研究发现,文创产品的价值活动可分为两个进行阶段:文化创意发想与文化创意具 体化,各阶段下均可分为两大构面,分别是符号与体验。在发想阶段,重点包括符号的萃 取与体验的设计;在具体化阶段,重点包括符号的再制或转换,与体验的铺陈。本研究同 时发现能承继文化内涵,并能成功切入现代生活脉络的价值活动,应有跨世代、跨形式与 跨文化等三种效果,以化解文创产品进行市场化的三大挑战:时空差距、符旨理解与族群 配对。本研究发现数位典藏仅是文物价值再创的起点,业者必须在符号与体验上构思价值 创造策略。
本文章由计算机程序翻译,如有差异,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Turning Cultural Heritage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 Case Study of Value Creation Out of Cultural Artifacts Collaborated between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nd the Bright Ideas Design, Co. Ltd.
本文旨在解析從文物典藏到文創產品間的價值創造。本研究選擇頑石創意與故宮合作 的兩個代表性案例作為研究對象,透過文物典藏與文創產業的定義、文創產業的本質、價 值創造的理論概念,來探討文物典藏發展成文創產品的挑戰,進而推導出文創產品價值創 造的架構。再針對案例進行資料搜集與分析,以探討文創產品價值活動的內涵。本文採用 質性個案研究法,對故宮與頑石進行相關工作人員深度訪談與次級文件資料的搜集與分 析。本研究發現,文創產品的價值活動可分為兩個進行階段:文化創意發想與文化創意具 體化,各階段下均可分為兩大構面,分別是符號與體驗。在發想階段,重點包括符號的萃 取與體驗的設計;在具體化階段,重點包括符號的再製或轉換,與體驗的鋪陳。本研究同 時發現能承繼文化內涵,並能成功切入現代生活脈絡的價值活動,應有跨世代、跨形式與 跨文化等三種效果,以化解文創產品進行市場化的三大挑戰:時空差距、符旨理解與族群 配對。本研究發現數位典藏僅是文物價值再創的起點,業者必須在符號與體驗上構思價值 創造策略。
求助全文
通过发布文献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去求助
来源期刊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
CiteScore
0.50
自引率
0.00%
发文量
3
审稿时长
12 weeks
×
引用
GB/T 7714-2015
复制
MLA
复制
APA
复制
导出至
BibTeX EndNote RefMan NoteFirst NoteExpress
×
提示
您的信息不完整,为了账户安全,请先补充。
现在去补充
×
提示
您因"违规操作"
具体请查看互助需知
我知道了
×
提示
确定
请完成安全验证×
copy
已复制链接
快去分享给好友吧!
我知道了
右上角分享
点击右上角分享
0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布克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20795号-1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604180095
Book学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