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乩」与道教内丹修炼之关联-以精、气、神的修炼探析

張俊傑 張俊傑
{"title":"论「乩」与道教内丹修炼之关联-以精、气、神的修炼探析","authors":"張俊傑 張俊傑","doi":"10.53106/221845462022070018001","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n 根據鄭志明先生於《傳統宗教的文化詮釋-天地人鬼神五位一體》一書中對台灣「乩」種類的劃分,可知「乩」還有「童乩」、「靈乩」、「鸞乩」、「雜乩」、「聖乩」之別,其中「聖乩」作為乩身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已不只是某種特殊因緣下讓神明附體的工具,而是為強化自身心靈交感能力,達到與神明合一之自我體驗境地的「靈性修持者」。其排除穢氣、貫通氣場對於「身中神」的修煉,又與道教內丹學中對於人身精、氣、神的煉養功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故本論旨在整理不同「乩」身故事,探析其身、心、靈三方面之訓練與「內丹」精、氣、神煉養功夫其中的關聯性。並以此論試圖導正在台灣一直飽受負面評價之「乩童」與「靈乩」形象。\n \n","PeriodicalId":297076,"journal":{"name":"國文經緯","volume":"38 1","pages":"0"},"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22-07-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title\":\"論「乩」與道教內丹修煉之關聯-以精、氣、神的修煉探析\",\"authors\":\"張俊傑 張俊傑\",\"doi\":\"10.53106/221845462022070018001\",\"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n 根據鄭志明先生於《傳統宗教的文化詮釋-天地人鬼神五位一體》一書中對台灣「乩」種類的劃分,可知「乩」還有「童乩」、「靈乩」、「鸞乩」、「雜乩」、「聖乩」之別,其中「聖乩」作為乩身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已不只是某種特殊因緣下讓神明附體的工具,而是為強化自身心靈交感能力,達到與神明合一之自我體驗境地的「靈性修持者」。其排除穢氣、貫通氣場對於「身中神」的修煉,又與道教內丹學中對於人身精、氣、神的煉養功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故本論旨在整理不同「乩」身故事,探析其身、心、靈三方面之訓練與「內丹」精、氣、神煉養功夫其中的關聯性。並以此論試圖導正在台灣一直飽受負面評價之「乩童」與「靈乩」形象。\\n \\n\",\"PeriodicalId\":297076,\"journal\":{\"name\":\"國文經緯\",\"volume\":\"38 1\",\"pages\":\"0\"},\"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22-07-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null,\"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國文經緯\",\"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53106/221845462022070018001\",\"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JCRName\":\"\",\"Score\":null,\"Total\":0}","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國文經緯","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53106/221845462022070018001","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JCRName":"","Score":null,"Total":0}
引用次数: 0

摘要

根据郑志明先生于《传统宗教的文化诠释-天地人鬼神五位一体》一书中对台湾「乩」种类的划分,可知「乩」还有「童乩」、「灵乩」、「鸾乩」、「杂乩」、「圣乩」之别,其中「圣乩」作为乩身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已不只是某种特殊因缘下让神明附体的工具,而是为强化自身心灵交感能力,达到与神明合一之自我体验境地的「灵性修持者」。其排除秽气、贯通气场对于「身中神」的修炼,又与道教内丹学中对于人身精、气、神的炼养功夫有著异曲同工之妙。故本论旨在整理不同「乩」身故事,探析其身、心、灵三方面之训练与「内丹」精、气、神炼养功夫其中的关联性。并以此论试图导正在台湾一直饱受负面评价之「乩童」与「灵乩」形象。
本文章由计算机程序翻译,如有差异,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論「乩」與道教內丹修煉之關聯-以精、氣、神的修煉探析
根據鄭志明先生於《傳統宗教的文化詮釋-天地人鬼神五位一體》一書中對台灣「乩」種類的劃分,可知「乩」還有「童乩」、「靈乩」、「鸞乩」、「雜乩」、「聖乩」之別,其中「聖乩」作為乩身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已不只是某種特殊因緣下讓神明附體的工具,而是為強化自身心靈交感能力,達到與神明合一之自我體驗境地的「靈性修持者」。其排除穢氣、貫通氣場對於「身中神」的修煉,又與道教內丹學中對於人身精、氣、神的煉養功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故本論旨在整理不同「乩」身故事,探析其身、心、靈三方面之訓練與「內丹」精、氣、神煉養功夫其中的關聯性。並以此論試圖導正在台灣一直飽受負面評價之「乩童」與「靈乩」形象。  
求助全文
通过发布文献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去求助
来源期刊
自引率
0.00%
发文量
0
×
引用
GB/T 7714-2015
复制
MLA
复制
APA
复制
导出至
BibTeX EndNote RefMan NoteFirst NoteExpress
×
提示
您的信息不完整,为了账户安全,请先补充。
现在去补充
×
提示
您因"违规操作"
具体请查看互助需知
我知道了
×
提示
确定
请完成安全验证×
copy
已复制链接
快去分享给好友吧!
我知道了
右上角分享
点击右上角分享
0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布克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20795号-1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