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孙浩副教授、复旦大学彭慧胜院士最新Nature Materials!
清新电源
2025-09-10 09:30
文章摘要
背景: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因高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但锂沉积/剥离动力学缓慢和可逆性差制约其应用。研究目的:通过分子工程构建二维聚酰胺(2DPA)/锂化Nafion界面层,提升锂离子吸附分布能力与界面稳定性。结论:2DPA/LN界面层使电池在550次循环中保持98.8%库仑效率,软包电池能量密度达471 Wh/kg,功率密度622 W/kg,性能指标超越现有技术。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