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周智团队WR:揭示造礁珊瑚中新污染物协同富集及生态毒理机制
环境人Environmentor
2025-09-05 12:26
文章摘要
背景:造礁珊瑚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石,正面临抗生素和多环芳烃(PAHs)等新污染物的持续威胁,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石油泄漏和燃料燃烧等过程,并通过河流入海进入珊瑚礁海域。研究目的: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海南大学科研团队聚焦南海中沙群岛典型礁区,旨在分析丛生盔形珊瑚对抗生素和PAHs的生物富集特性,并探讨两类污染物对珊瑚和虫黄藻共生关系的影响。结论:研究发现共生虫黄藻更易富集PAHs(如二苯并[a,h]蒽),珊瑚则倾向富集抗生素(如磺胺二甲基嘧啶),苯并[a]蒽(BaA)与磺胺二甲基嘧啶(SM2)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共同加剧珊瑚-虫黄藻共生系统失衡,导致虫黄藻密度降低和能量代谢负荷增加,该研究首次提出“BaA–SM2协同威胁机制”理论框架,为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风险指标。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