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通讯!他,师从「四院院士」戴宏杰,「青年长江/国家优青」,毕业即任职C9,重磅Nature Materials!
顶刊收割机
2025-09-03 10:30
文章摘要
背景:黑磷(BP)因其可调带隙和优异的电学、光学性质被视为下一代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但制备少层、大面积的二维BP极具挑战。一维黑磷纳米带(BPNRs)因量子限域和边缘效应呈现更大可调带隙,成为替代方案,但高质量窄BPNRs的制备仍存在产率低、边缘粗糙等问题。研究目的:开发一种高效制备高质量、窄宽度、清洁BPNRs的策略。结论:上海交通大学陈长鑫教授课题组通过声化学剥离法,以预应变块体黑磷晶体为原料,成功制备出宽度最小达1.5 nm、边缘近乎原子级平滑的BPNRs,产率约95%。基于13 nm宽BPNR制备的场效应晶体管表现出优异电学性能(开关比1.7×10⁶,迁移率1,506 cm²V⁻¹s⁻¹)和光电探测性能,为BPNRs在电子与光电子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