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俐:《春秋》的“早期书写”特征与中国史学精神
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5-08-30 21:00
文章摘要
本文从《春秋》的早期书写特征入手,探讨其与中国史学精神的关系。背景方面,《春秋》作为孔子修订的编年体史书,继承了西周以来的史学传统,体现了大一统观念和正统观。研究目的旨在分析《春秋》的书写原则,如“笔则笔,削则削”和“微言大义”,并追溯其渊源至甲骨文、金文等早期书写形式。结论指出,《春秋》不仅完善了编年体例,还通过精炼的文字承载了深厚的文化精神,如礼义教化、惩恶劝善,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石,其价值源于三代以来的文化积累而非后世拔高。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