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AFM:新型聚合物电介质,突破200℃极限!

高分子科学前沿 2025-07-28 12:12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哈尔滨理工大学团队开发的一种新型聚合物电介质材料,该材料通过分子工程设计,将氨基功能化笼型倍半硅氧烷(NH₂-POSS)共价接枝到聚酰胺-醚-酰亚胺(PAEI)主链末端,成功实现了在200℃高温下的稳定性能。研究背景源于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温电容器的迫切需求,传统材料在高温下性能急剧恶化。研究目的是通过分子工程策略,抑制电荷传输,提升材料在高温下的储能效率和电容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在200℃下电导率低至3.29×10⁻¹² S cm⁻¹,储能密度达6.54 J cm⁻³,充放电效率超过90%,创下聚合物电介质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新纪录。结论表明,这种“分子内限制-分子间势垒”协同策略为高温绝缘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哈尔滨理工大学AFM:新型聚合物电介质,突破200℃极限!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高分子科学前沿
最新文章
热门类别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布克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20795号-1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604180095
Book学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