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AFM:仿生配位网络突破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瓶颈!
高分子科学前沿
2025-07-08 07:38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王林格教授团队在聚酰亚胺(CPI)薄膜材料方面的创新研究。针对传统CPI材料在光学透明性和热稳定性之间的性能矛盾,研究团队受珍珠母层次化配位结构启发,提出了一种分子工程与金属配位协同的创新策略。通过合成含吡啶基团的二胺单体,与六氟二酐共聚形成可调控聚酰亚胺主链,再经Zn²⁺配位构建动态N—Zn—N网络。所得复合薄膜在透光率、玻璃化转变温度、热膨胀系数和拉伸强度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该材料成功应用于生物相容性可穿戴传感器和折叠电致发光器件,为下一代柔性电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