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本研究由华南理工大学团队在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聚焦于近红外有机发光二极管(NIR-OLEDs)的性能提升。背景上,NIR-OLEDs在夜间监控、生物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高电流密度下的效率滚降和操作稳定性问题长期制约其发展。研究目的是通过开发基于受体-供体-受体结构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抑制单线态-三线态湮灭,从而提升器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器件实现了59.2Acm-2的J50值,在5000A cm−2以上仍保持高外量子效率,最大辐射率超过46,700W sr−1 m−2(脉冲操作),并展示了35小时的半衰期。研究结论指出,这种材料体系不仅能推动NIR-OLEDs的实用化进程,还为电驱动有机激光二极管提供了可能的技术路径。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