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自锂化多功能界面层实现电子-离子协同分布助力高稳定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研之成理
2025-04-29 09:03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东南大学研究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多级硅和碳(H-Si/C)结构设计,作为固态电解质和锂金属之间的界面层。通过硅自锂化形成的Li-Si合金与表面的纳米碳层建立均匀的电子-离子传输网络,解决了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之间的界面接触失效及锂枝晶生长问题。研究显示,该界面层显著提升了电池的性能,包括极限电流密度提升至1.5 mA/cm2,并在0.3 mA/cm2电流密度下保持超过1500小时稳定循环。此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在0.5C下循环800次后表现出70.28%的容量保持率。该研究为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界面接触和枝晶生长问题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