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现代化研究》2025年第2期要目
法学学术前沿
2025-04-18 11:01
文章摘要
本文主要围绕中国《民法典》的财产权结构及其演化、刑法适用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政府观、新法学建设、法学教学改革、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征用客体、法定刑修改的溯及力、平台屏蔽封禁行为的多元监管模式构建、法学会融媒体建设、生成式人工智能中的合理性及其合理使用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文章从背景、研究目的和结论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背景方面,文章指出中国《民法典》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变化,设计了体现中国特色的财产权结构;刑法学者从司法适用角度对热点问题进行了多维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政府观对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方面,文章旨在探讨财产权结构的演化、刑法适用的正确性、法治政府的建设、新法学的发展、法学教育的改革、法治人才的培养、征用客体的明确、法定刑修改的溯及力判断、平台屏蔽封禁行为的监管、法学会融媒体的建设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合理使用等问题。结论方面,文章提出财产权结构应继续演化但需有节制;刑法适用研究为实务提供了理论支持;法治政府建设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新法学建设应坚持学科交叉与法学自我发展的协同;法学教学改革需持续深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需实践导向;征用客体需明确;法定刑修改的溯及力判断应以具体的法定刑说为基础;平台屏蔽封禁行为需多元监管;法学会融媒体建设需顺应数字时代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合理使用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