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早子沟巨型金矿时间演化、剥露历史及保存潜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04-17 06:18
文章摘要
本文针对西秦岭早子沟巨型金矿,综合运用地质-热年代学、矿物温压计、黄铁矿热电性及热历史模拟等多学科手段,系统解析了该金矿的时间演化、剥蚀程度及保存潜力。研究背景表明,矿床时间演化、后矿化改造和保存过程的研究是构建成矿理论、指导找矿勘查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多学科方法,厘定早子沟金矿的热演化历史和后矿化剥露过程。研究结论显示,早子沟金矿的岩浆作用发育于250~233Ma,金成矿作用主要发育于230Ma和211Ma两个时期;金矿在210~170Ma时期经历了快速冷却,随后在170~60Ma时期发生了缓慢加热,并在60~35Ma和20~9Ma两个时期分别经历了加速冷却;约28%~68%的矿体已被剥蚀,平均剥蚀深度为4.8km,但部分地段仍保存有>1km的成矿深度。此外,金矿得以较好地保存,主要得益于侏罗纪-新生代时期的沉积埋藏作用和准平原化作用。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