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浩研究员团队在长江鲟产卵场修复技术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生态与地理速报
2025-04-15 08:09
文章摘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杜浩团队联合中外科研机构,在长江鲟保护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生态水力建模与栖息地重建实验,首次在长江实施产卵场生态水力学生境营造试验,成功触发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天然水域中自然繁殖并孵化出苗。研究构建了鲟类自然繁殖的生态需求理论框架,揭示产卵场的“流速-底质-地形”多参数耦合是维持产卵场功能的关键机制。在2023年和2024年的实验中,研究团队成功诱导长江鲟自然交配产卵并孵化幼苗,受精率分别达到54.6%和83.4%。该研究突破了长江鲟抢救性保护的关键技术瓶颈,为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奠定基础。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