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范晓益/李万宇等解析西方马脑炎病毒流行兴衰过程中受体变化的分子基础
BioArt
2025-04-05 09:00
文章摘要
本文研究了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在流行和浸没过程中受体识别能力的变化。WEEV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北美大流行,但到20世纪末从北美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浸没”。研究发现,早期高毒力WEEV毒株能识别人类PCDH10、VLDLR和ApoER2受体,而2005年分离的毒株已丧失识别人类受体的能力,但仍能识别麻雀PCDH10。通过冷冻电镜技术,研究团队解析了WEEV与人类及鸟类受体的复合物结构,揭示了病毒刺突蛋白进化如何影响其结合不同受体的能力。研究发现,E2 L149Q突变导致WEEV丧失对人PCDH10的识别能力,而E2 E181K突变增强了其与VLDLR的结合。研究还设计了可溶性VLDLR LA(1–2)-Fc融合蛋白,能有效中和病毒,为开发广谱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新思路。此外,研究团队构建了基于E2关键位点的受体偏好预测模型,可快速评估新发毒株的宿主适应性。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