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军事各面向的革新

賀增原 賀增原, 洪既珍 洪既珍
{"title":"浅谈美国军事各面向的革新","authors":"賀增原 賀增原, 洪既珍 洪既珍","doi":"10.53106/230674382022051112003","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n 國軍防衛作戰以創新不對稱之作戰思維及「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指導,阻敵登島進犯,在國土防衛階段,需配合我國的地形及機動性高的裝備,發展出「CM32指揮車」及「CM33裝步戰鬥車」(以下簡稱:八輪甲車),並隨著1991年12月25日前蘇聯解體,象徵冷戰結束,也使得美國成為唯一大國;但是美國本土於2001年9月11日遭受911攻擊事件,使得美國國會質疑軍事事務是否有革新的必要,其獲得武器需求已經從任務需求,更新為能力差距(戰力間隙);武器獲得的各階段也做適度的調整。\n美國經常從事各種不同軍事行動,從軍事行動中修正作戰思維,並且檢討從聯合作戰,發展至多域戰、全域戰,其作戰概念已經將傳統“物理域",即所謂“陸、海、空、天"一般稱為“聯合作戰",擴展至“功能域",即所謂:資訊戰、認知域、社會域、生物域、網路攻防、電子戰、情報戰、輿論戰、宣傳戰等,美軍擺脫單純以武力在空間上消滅對方,而是藉由不同功能鋪天蓋地的打擊敵人、解決衝突。\n伴隨著人工智慧科技日新月異,最新武器的設計已經擺脫以人為中心的載具系統,依照不同攻擊、偵蒐、分析、決策等功能,如同馬賽克一般地自適應調整戰場環境的變化,作更彈性的運用,已經成為美國武器系統不斷測試發展最新趨勢。\n \n","PeriodicalId":425002,"journal":{"name":"陸軍後勤季刊","volume":"9 1","pages":"0"},"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22-05-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title\":\"淺談美國軍事各面向的革新\",\"authors\":\"賀增原 賀增原, 洪既珍 洪既珍\",\"doi\":\"10.53106/230674382022051112003\",\"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n 國軍防衛作戰以創新不對稱之作戰思維及「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指導,阻敵登島進犯,在國土防衛階段,需配合我國的地形及機動性高的裝備,發展出「CM32指揮車」及「CM33裝步戰鬥車」(以下簡稱:八輪甲車),並隨著1991年12月25日前蘇聯解體,象徵冷戰結束,也使得美國成為唯一大國;但是美國本土於2001年9月11日遭受911攻擊事件,使得美國國會質疑軍事事務是否有革新的必要,其獲得武器需求已經從任務需求,更新為能力差距(戰力間隙);武器獲得的各階段也做適度的調整。\\n美國經常從事各種不同軍事行動,從軍事行動中修正作戰思維,並且檢討從聯合作戰,發展至多域戰、全域戰,其作戰概念已經將傳統“物理域",即所謂“陸、海、空、天"一般稱為“聯合作戰",擴展至“功能域",即所謂:資訊戰、認知域、社會域、生物域、網路攻防、電子戰、情報戰、輿論戰、宣傳戰等,美軍擺脫單純以武力在空間上消滅對方,而是藉由不同功能鋪天蓋地的打擊敵人、解決衝突。\\n伴隨著人工智慧科技日新月異,最新武器的設計已經擺脫以人為中心的載具系統,依照不同攻擊、偵蒐、分析、決策等功能,如同馬賽克一般地自適應調整戰場環境的變化,作更彈性的運用,已經成為美國武器系統不斷測試發展最新趨勢。\\n \\n\",\"PeriodicalId\":425002,\"journal\":{\"name\":\"陸軍後勤季刊\",\"volume\":\"9 1\",\"pages\":\"0\"},\"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22-05-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null,\"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陸軍後勤季刊\",\"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53106/230674382022051112003\",\"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JCRName\":\"\",\"Score\":null,\"Total\":0}","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陸軍後勤季刊","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53106/230674382022051112003","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JCRName":"","Score":null,"Total":0}
引用次数: 0

摘要

国军防卫作战以创新不对称之作战思维及「防卫固守,重层吓阻」军事战略指导,阻敌登岛进犯,在国土防卫阶段,需配合我国的地形及机动性高的装备,发展出「CM32指挥车」及「CM33装步战斗车」(以下简称:八轮甲车),并随著1991年12月25日前苏联解体,象征冷战结束,也使得美国成为唯一大国;但是美国本土于2001年9月11日遭受911攻击事件,使得美国国会质疑军事事务是否有革新的必要,其获得武器需求已经从任务需求,更新为能力差距(战力间隙);武器获得的各阶段也做适度的调整。美国经常从事各种不同军事行动,从军事行动中修正作战思维,并且检讨从联合作战,发展至多域战、全域战,其作战概念已经将传统“物理域",即所谓“陆、海、空、天"一般称为“联合作战",扩展至“功能域",即所谓:资讯战、认知域、社会域、生物域、网路攻防、电子战、情报战、舆论战、宣传战等,美军摆脱单纯以武力在空间上消灭对方,而是借由不同功能铺天盖地的打击敌人、解决冲突。伴随著人工智慧科技日新月异,最新武器的设计已经摆脱以人为中心的载具系统,依照不同攻击、侦搜、分析、决策等功能,如同马赛克一般地自适应调整战场环境的变化,作更弹性的运用,已经成为美国武器系统不断测试发展最新趋势。
本文章由计算机程序翻译,如有差异,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淺談美國軍事各面向的革新
國軍防衛作戰以創新不對稱之作戰思維及「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指導,阻敵登島進犯,在國土防衛階段,需配合我國的地形及機動性高的裝備,發展出「CM32指揮車」及「CM33裝步戰鬥車」(以下簡稱:八輪甲車),並隨著1991年12月25日前蘇聯解體,象徵冷戰結束,也使得美國成為唯一大國;但是美國本土於2001年9月11日遭受911攻擊事件,使得美國國會質疑軍事事務是否有革新的必要,其獲得武器需求已經從任務需求,更新為能力差距(戰力間隙);武器獲得的各階段也做適度的調整。 美國經常從事各種不同軍事行動,從軍事行動中修正作戰思維,並且檢討從聯合作戰,發展至多域戰、全域戰,其作戰概念已經將傳統“物理域",即所謂“陸、海、空、天"一般稱為“聯合作戰",擴展至“功能域",即所謂:資訊戰、認知域、社會域、生物域、網路攻防、電子戰、情報戰、輿論戰、宣傳戰等,美軍擺脫單純以武力在空間上消滅對方,而是藉由不同功能鋪天蓋地的打擊敵人、解決衝突。 伴隨著人工智慧科技日新月異,最新武器的設計已經擺脫以人為中心的載具系統,依照不同攻擊、偵蒐、分析、決策等功能,如同馬賽克一般地自適應調整戰場環境的變化,作更彈性的運用,已經成為美國武器系統不斷測試發展最新趨勢。  
求助全文
通过发布文献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去求助
来源期刊
自引率
0.00%
发文量
0
×
引用
GB/T 7714-2015
复制
MLA
复制
APA
复制
导出至
BibTeX EndNote RefMan NoteFirst NoteExpress
×
提示
您的信息不完整,为了账户安全,请先补充。
现在去补充
×
提示
您因"违规操作"
具体请查看互助需知
我知道了
×
提示
确定
请完成安全验证×
copy
已复制链接
快去分享给好友吧!
我知道了
右上角分享
点击右上角分享
0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布克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20795号-1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604180095
Book学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