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急重症跨區就醫之變化情形:2001-2010年

Q4 Medicine
李虹映, 黃信忠, 許怡欣, 林文德
{"title":"台灣急重症跨區就醫之變化情形:2001-2010年","authors":"李虹映, 黃信忠, 許怡欣, 林文德","doi":"10.6288/TJPH201433102055","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目標:本研究以急重症就醫流向為基礎,探討過去10年間民眾急重症跨區就醫流向的變化情形。方法:本研究利用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約200萬人的就醫及承保資料做為分析的主要檔案,首先利用保險對象基層醫療利用次數最多地區及投保地區定義其居住地,接著採美國紐約大學急診緊急分類規則將門診之急診案件依其診斷判定急重症,而住院之急診案件則直接視為急重症;接著利用50個醫療次區域做為地區單位,計算各地區在2001及2010年的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並以配對t檢定比較此10年間的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差異,最後將跨區就醫分為低、中、高三組,分別檢定其10年間的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及急診能量的差異。結果:整體之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自2001年的43.4%降至2010年的41.2%,但差異未達顯著,而第三個四分位數和第一個四分位數的比值則由2.19降為2.13。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較高地區10年間的跨區就醫比例有顯著的下降,但平均仍達57.7%。地區的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愈高,其急診能量有愈小的趨勢。結論:整體而言,我國2001年至2010年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並沒有顯著的下降,區域間的跨區就醫差異亦未大幅縮小,但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較高地區的急診能量有顯著的改善,其跨區就醫比例亦有顯著降低,未來應將緊急醫療資源優先分配至跨區就醫比例較高的地區。","PeriodicalId":34895,"journal":{"name":"Taiw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volume":"42 1","pages":"64-74"},"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14-02-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null,"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Taiw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6288/TJPH201433102055","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Q4","JCRName":"Medicine","Score":null,"Total":0}
引用次数: 0

Abstract

目標:本研究以急重症就醫流向為基礎,探討過去10年間民眾急重症跨區就醫流向的變化情形。方法:本研究利用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約200萬人的就醫及承保資料做為分析的主要檔案,首先利用保險對象基層醫療利用次數最多地區及投保地區定義其居住地,接著採美國紐約大學急診緊急分類規則將門診之急診案件依其診斷判定急重症,而住院之急診案件則直接視為急重症;接著利用50個醫療次區域做為地區單位,計算各地區在2001及2010年的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並以配對t檢定比較此10年間的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差異,最後將跨區就醫分為低、中、高三組,分別檢定其10年間的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及急診能量的差異。結果:整體之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自2001年的43.4%降至2010年的41.2%,但差異未達顯著,而第三個四分位數和第一個四分位數的比值則由2.19降為2.13。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較高地區10年間的跨區就醫比例有顯著的下降,但平均仍達57.7%。地區的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愈高,其急診能量有愈小的趨勢。結論:整體而言,我國2001年至2010年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並沒有顯著的下降,區域間的跨區就醫差異亦未大幅縮小,但急重症跨區就醫比例較高地區的急診能量有顯著的改善,其跨區就醫比例亦有顯著降低,未來應將緊急醫療資源優先分配至跨區就醫比例較高的地區。
台湾急重症跨区就医之变化情形:2001-2010年
目标:本研究以急重症就医流向为基础,探讨过去10年间民众急重症跨区就医流向的变化情形。方法:本研究利用全民健康保险资料库约200万人的就医及承保资料做为分析的主要档案,首先利用保险对象基层医疗利用次数最多地区及投保地区定义其居住地,接著采美国纽约大学急诊紧急分类规则将门诊之急诊案件依其诊断判定急重症,而住院之急诊案件则直接视为急重症;接著利用50个医疗次区域做为地区单位,计算各地区在2001及2010年的急重症跨区就医比例,并以配对t检定比较此10年间的急重症跨区就医比例差异,最后将跨区就医分为低、中、高三组,分别检定其10年间的急重症跨区就医比例及急诊能量的差异。结果:整体之急重症跨区就医比例自2001年的43.4%降至2010年的41.2%,但差异未达显著,而第三个四分位数和第一个四分位数的比值则由2.19降为2.13。急重症跨区就医比例较高地区10年间的跨区就医比例有显著的下降,但平均仍达57.7%。地区的急重症跨区就医比例愈高,其急诊能量有愈小的趋势。结论:整体而言,我国2001年至2010年急重症跨区就医比例并没有显著的下降,区域间的跨区就医差异亦未大幅缩小,但急重症跨区就医比例较高地区的急诊能量有显著的改善,其跨区就医比例亦有显著降低,未来应将紧急医疗资源优先分配至跨区就医比例较高的地区。
本文章由计算机程序翻译,如有差异,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求助全文
约1分钟内获得全文 求助全文
来源期刊
Taiw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Taiw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Medicine-Public Health,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CiteScore
0.40
自引率
0.00%
发文量
0
×
引用
GB/T 7714-2015
复制
MLA
复制
APA
复制
导出至
BibTeX EndNote RefMan NoteFirst NoteExpress
×
提示
您的信息不完整,为了账户安全,请先补充。
现在去补充
×
提示
您因"违规操作"
具体请查看互助需知
我知道了
×
提示
确定
请完成安全验证×
copy
已复制链接
快去分享给好友吧!
我知道了
右上角分享
点击右上角分享
0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布克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20795号-1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官方微信